高雄雜糧的振興之路
年初,正是美濃、大寮紅豆的自然落葉時期,待紅豆莢乾燥成熟後隨即進入繁忙的採收期,此時在院埕或產業道路二旁,常可見被太陽曬紅透的一顆顆紅色小豆。高雄雜糧復興運動,為高雄平原、美濃盆地增添了許多大地色彩。
台灣早期農田灌溉不易,土壤無法供應足夠養份時,能適應貧瘠土地的雜糧就是常見的作物,大多是農民種來自己吃,因此因地制宜的發展出在地特色雜糧,但也因為國際市場與農業發展而有了轉變。高雄的地形多變、日照充足,平原山地的畸零地都適合雜糧耕作,再加上族群多元,雜糧的種類比起其他區域更具多元性,那瑪夏、茂林、桃源山區原民部落的紅藜、小米、芋頭,平原的毛豆、黃豆、紅豆、玉米,還有少數正在復耕的雜糧作物,如芝麻,雖然不如當年的產量,但仍然可偶見這些雜糧蹤影。
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在2015 年「新雜糧復興運動:台灣國產大豆產業發展座談會」曾表示,台灣的黃豆生產在1960 年代有將近6 萬公頃的生產面積,到2010 年代不到100 公頃。雖然2016 年國產大豆種植面積統計數字緩慢的爬升至2,176 公頃,但雜糧復耕的推動仍有一段大路要走。
以現在的世界市場趨勢,要回到過去雜糧在農田裡蓬勃生長仍是困難,但在農業單位及民間的努力下卻還是可看見一絲希望。美濃秋冬裡作的作物多樣,豆類是主要種植之一,以2016 年農委會統計,美濃紅豆種植面積1,147 公頃,緊追屏東縣萬丹鄉。為了走到這一步,美濃農會帶著契作農民做了不少努力,繼帶動紅豆風潮後,再與在地小農契作黃豆、黑豆,並嘗試鼓勵在一期水稻耕作時間轉作,紓解水稻收成及烘乾期的壓力。50 年前,美濃曾種植大面積黃豆,但也不敵進口黃豆而消失在這片土地上,2014 年美濃農會開始與農民契作台灣本土非基改大豆,推廣本土雜糧復耕,順著季節的時序,讓黃豆自然熟成,堅持不噴灑除草劑當做落葉劑,並附有生產履歷驗證及通過農藥檢測,100%美濃在地生產。農會還將契作黃豆自行研磨製作營養香醇的新鮮豆漿在農會超市販售,很受歡迎呢!
農民下定決心轉作,也必須有可靠的知識與技術指導做為支持。為提昇本土雜糧的栽種,以及鼓勵農民再找回早期雜糧作物進行復耕,豆科雜糧類一直是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重要作物改良研究項目之一,負責紅豆品種育成及改良工作的研究員羅文冠表示,高屏地區為台灣紅豆主要重要產區,6,300 公頃栽培面積佔市場率約99%,為因應環境變遷和安全耕種趨勢,農改場持續育成高落葉性、抗病、強化適應環境變化的品種。目前市面上以高雄8 號紅蜜、9 號紅寶「國產紅豆雙姝」為主流,這二個品種在育種成功後歷經10 年試驗逐步篩選,顆粒飽滿、香氣濃厚,風味極佳,深受國人喜愛。走了漫長的栽培演進,都必須仰賴農改場、農會、農民三方相互配合,透過保種觀摩會、講習、農民場外試驗回饋及日常實地協助,並為避免品種互混,推廣品種純化以達生育日數及落葉成熟度趨於一致,可望改善收穫時使用不當的採收方式。種豆農民也希望一步步的因應市場需求而讓雜糧品質與收成更好更穩定,「栽種過程問題多元,除了至現場的教授交流外,有時一天會有近40 通農民或消費者的詢問電話仔細回應後,只能在下班後繼續加班到夜深人靜,完成手邊的工作。」羅文冠笑著說。
我們走在綠意盎然的高雄農改場場區,各個栽培場域都有忙碌的場內同仁正在埋頭工作,有人正在採樣各色已結穗的稻子,在豆類處理場的同仁則正專心計算每株紅豆莢枝的枝長、分枝數、紅豆數。採訪午後,久旱逢甘霖,一滴一滴的雨水落在大地,就如這些為農業忙碌的人們,為台灣的未來滋養著一點點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