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寮,原本是個安靜的村子,因為無米樂紀錄片而聲名大燥,雖然吸引了觀光客進到村子,但居民日常還是如以往過生活,而生活也是繞著農作、節氣作息,因為農業需要,老街上還存在幾家賣農具用品的店家,阿雪嬸(廖李雪)的「建成鉛桶行」是其中一家。
鉛桶店原來來是由阿雪嬸的先生經營,廖先生16歲時到屏東跟著師父學做鉛桶,學了快1年時間,因為父親要他回家鄉開業,於是租下現店面旁邊的房子當營業空間,當時廖先生才18歲,和李雪結婚後仍在原租屋處經營7年,約1973年才買下現在這間店面,並曾經因漏水整修了房子。剛開始廖先生在外面接工作,阿雪嬸則在家照顧年年幼小孩,等到孩子長大了,便跟著丈夫學作鉛桶,最初生產的鉛桶產品是以家庭用具為主,如鍋子、盆器及農用品,1982年生意開始有點起色時,先生卻因病過世,留留下3名正在成長的孩子,為了了生活,阿雪嬸咬緊牙根撐起鉛桶店,常在累了一天還不休息,半夜自習鉛桶技術,有疑問時就拆先生留留下來來的鉛桶仔細研究,鉛桶的鉛片很厚,對男生來說剪裁都算吃力,更更何況是瘦弱力小的女生,雙手被割受傷是家常便便飯。但很不巧,一位外地來來的鉛桶店老闆希望阿雪轉讓店面,但她不願放棄先生辛苦打拼的工作沒答應,外地來來的老闆卻故意在隔壁開店營業意圖搶生意,幸好村民的相挺和信任,若若有需要維修或添購的工具還是直接找阿雪嬸。
過去幾年菁寮聚落也安排了許多手工藝課程,提供社區媽媽發揮潛在的手藝,建成鉛桶行店內就陳列了許多藍染布、藺草編織袋、稻草圖卡創作、打包帶編織包的作品,都是阿雪嬸閒睱之餘做的。
菁寮的假日遊客不少,為了因應遊客可能的偏好,還製作了好多種小水桶、小型灑水桶,還有迷你版的小提桶,不要以為size小、省材料,其實尺寸小反而更難做,只要尺寸一變,就得重新畫紙板草圖,一個個零件重新調整,許多細微的地方需要花費的時間還更多,能完成一個小水桶好不簡單。
文 / 廖于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