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 今又雨其穀 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 蓋穀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
日常的黃金水果
諺語云 :「清明穀雨雨常缺」意思是說,在這二個節氣期 間,雨水緊缺,這個季節,晴天多、日照強、多風沙、空氣乾, 此時更是需要雨水。穀雨的「穀字」不單指稻穀這一作物,而 是泛指一切莊稼,而「雨」字更是反應了雨水對於農作的重要 性,春天播下的種子,也需要有雨水才能根深苗壯,茁壯成長。 台灣社會發展與香蕉產業息息相關,香蕉屬熱帶果樹, 喜歡較高的溫度,植株水分含量高,需水量很大,土壤要經常保持適當的水份,但香蕉品種多樣,使得旗山、內門的蕉農順應環境選擇適合的品種,農民還教我們關於香蕉熟成的常識。 香蕉有其特殊香氣,方便食用又健康,是家家必備的水果之 一,本次的綠色友善餐廳利用口感特性製作一道道異國料理, 激盪出本土與異國的特色風味。本期旬味就來認識大家耳熟能詳的健康水果 - 香蕉。
軟嫩香甜的國民水果,香蕉
( 香蕉是高大的草本植物)
香蕉主要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原產於馬來群島及澳洲北部地區,最早可能是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馴化。 台灣栽培香蕉已有兩百年以上的歷史,據傳在乾隆年間從福建引進蕉苗開始,到了日治時代開始改良育種,成為出口佳品,其一年四 季均可生產,主要產地集中在適合種植的中南部地區,一般以種北蕉 品種為主,中部蕉以內銷為主,南部以外銷為主。香蕉吃食方便,是 老少咸宜的大眾化水果,它幾乎含有所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從 中可以很容易地攝取各種營養素,快速補充能量,且膳食纖維含量豐 富,具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 香蕉花開始結果)
根據農委會農糧署農情報告資源網統計,南投中寮鄉及高雄市旗 山區香蕉產量佔前二名,但一般國人談到香蕉即會想到高雄旗山,旗 山種植香蕉以 1930-1960 年代為輝煌時期,1925 年(大正 14 年)台 灣青果社公司成立後,台灣香蕉開始大量外銷日本,戰後,在 1967 年(民國 56 年)達到高峰,造成旗山繁榮景象,酒家茶室林立。當 年旗山是全台最大的香蕉集散地,旗山香蕉再以鐵路、路運方式運到 高雄港碼頭送往日本,當時出口香蕉成為台灣主要的外匯來源之一, 也可以說在台灣發展歷史佔了重要的一頁。
( 旗山街上可見不同品種的香蕉)
1970 年代,菲律賓香蕉成功銷往日本,雖然台蕉外銷日本受挫, 昔日風光不再,但香蕉仍是台灣內外銷生鮮農產品的主力,並朝向精緻、健康的農業發展,一根風味獨特的香蕉仍是市面上的搶手貨。
( 香蕉具獨特風味,適合製成各式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