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的復興
今天,你有好好吃飯,並且吃好飯嗎?每天生活三餐飲食,如果沒有特別注意,其實你不會意到最簡單的一粒米、一粒豆、一份麵食的原料是怎麼來的?早餐店的豆漿、麵攤的豆干、麵包坊的吐司,99%的雜糧原料都是從另一個國家進入台灣供民眾所需。當食安、基改的問題讓我們開始追溯食材來源時,能在自己國家吃著自己土地上種出來的雜糧更顯珍貴。談安全生活的同時,就從手中自己可以掌握的飯碗開始,不僅是追求個人健康,從每日餐桌的改變,也能支持台灣農業復興。 飲食,不只是填飽肚子滿足食慾而已,過於精緻化、食安問題及市面上化學添加物的使用,各種讓食品更易於快速製作的方式,能夠吃到保留食物原型、最原始的營養成份實在很難。這些年世界各地正推廣的返璞歸真吃粗食運動,其中「五穀雜糧」正是最簡單的基本指標,若若要攝取完整營養,盡量在碗裡面混著不同的穀物雜糧,一口一口的慢慢咀嚼,將食物轉化為人體易易於吸收的物質,如此才能被身體充分利用。
營養的五穀雜糧
根據農委會資料,「五穀」⾃自古以來來流傳著許多說法,《孟子騰文公》稱五穀為「稻、黍、稷、麥、菽」,稻即稻米;黍不是我們所熟知的玉蜀黍,而是黍米,屬於小米的一種;稷也是一種小米;麥指的是大麥、小麥;至於菽指的就是大豆。隨著時間的演進,糧食作物供應也有了轉變,現在所說的五穀雜糧通常指的是稻穀、麥、高梁、大豆、玉米,而現在我們習慣性地將米、麥以外的糧食稱作雜糧,因此五穀雜糧可以泛指所有的糧食作物。常見的雜糧有燕麥、薏仁、菜豆、黃豆、黑豆等,因為生長期短、可粗放、耐旱等特質,在乾燥少雨的氣候裡,特別適合雜糧作物的生長。糧倉自給的現實
現在市面上很容易易就能購買來自世界各地各種風味不同的雜糧產品,但在國內產量不足的狀狀態下,大多需仰賴進口,「雜糧」就在面臨臨世界自由貿易易的浪潮下,農業單位的休耕政策以及經濟作物的轉換,導致黃豆、黑豆、芝麻等雜糧就這麼逐漸消失於台灣農地上,現在想要喝一杯本土黃豆製成的豆漿已經不是太容易的事了。根據農委會農業統計資料,2016年年糧食自給率31.01%,跟1985年年56%相比差異甚大,這從1984年簽訂「中美食米協定」限定稻米外銷美國,國內消化不了自產的稻米數量後,鼓勵農民稻田轉作,1988年年開放大宗穀物進口,以及後來來的「世界貿易易組織WTO」又被迫開放開放農產品市場,讓台灣農田⼀一代一代的有了不同的樣貌。雖然整體稻米生產量增加了,但雜糧、飼料原料玉米進口比率仍是居高不下,二較之下造成失衡,糧食自給率仍然創下近年年新低。台灣雜糧年平均總進口量高達800萬公噸,而國產雜糧生產量49萬公噸,僅占進口量6%,為調整稻米產業結構及活化休耕政策,農委會啟動「大糧倉計畫-推動國產雜糧產業發展方案」,透過對地綠色補貼及集團產區之輔導,增加農
民轉作意願,期望2020年年增加雜糧面積3萬公頃。不過,提高生產量後相關的措施,包含生產機具設備、加工、儲運、銷售、民眾飲食觀念念等因素還是環環相扣,仰賴國家國人共同支持與努力。
台灣的雜糧味
在政府及農業單位仍努力改善的糧食自給率與稻米雜糧耕作失衡狀狀況下,在台灣早已有農民堅持栽種當地特有作物,有的是祖先留留下來來的原生種,如有「穀類紅寶石」之稱,在2008年年被正式定名的「臺灣藜」; 在原住民部落中常見的耐旱作物有著相對安全低過敏性蛋白的「小米」; 聊天小酌不能少的「花生」,新鮮花生製成的花生醬又濃又香; 2007年年遍地開花的喜願契約小麥 ; 還有南部的台南、高雄、屏東地區種植面積逐漸擴增的紅豆、黃豆、黑豆。在市面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外,我們還是能試圖利用網路、選物店家、直接跟農夫買等銷售管道,甚至還有機會到田裡親自見見這些被農民用心照料的雜糧,創造延續性的產地體驗經濟。延伸閱讀 : 小黑籽,大力量,把芝麻種回來
延伸閱讀 : 把支持小農的心意放到麵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