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透南風
聚落迷走
回上一頁
風土故事
文化採集
人物景框
恁的演唱會
田野餐桌
回上一頁
海的味道
山的味道
田園之味
小鎮尋味
耕耘一方
回上一頁
旬味高雄
回上一頁
山海風味
田野採集
南方農友
旬味餐桌
田園藝遊
境外通信
好物物語
青銀合創
回上一頁
老的好Old Is Good
阿嬤小姐帶你去旅行
阿公阿嬤出任務
藝術家X職人
閱讀透南風
回上一頁
透南風雜誌
刊物出版
一起旅遊
有時策展
透南風咖啡聚場
Copyright © 2017
MIRACLE
送出
NO.17 大暑
首頁
耕耘一方
旬味高雄
山海風味
六月中,解見小暑。
仲夏的綠珠子
一年中最熱的天氣就是大暑了,「熱在大小暑,好有雷 陣雨」這句俗諺是說大、小暑時節,炎夏天氣常常熱得讓人受不了,還好常會有午後雷陣雨出現,舒緩了炎夏所帶來的酷 熱。雖然酷熱難耐,但高溫有利於農作物熟成,而夏天對流天氣的劇烈降雨所可能引起的水災,對於農作物有強大的破壞, 農民得頂著大太陽進行抗旱防洪的預防工作,相當艱辛。
暑氣下,最常感到食慾不振,這個季節盛產的破布子, 經過加工冷藏後,最適合在夏天佐菜開胃。台灣通史中提及 「破布子,葉如桐而小,秋初結實,若楝子,以鹽漬食,味甘。」,甘美的破布子透過巧手製作成家常小菜,配上稀飯就很滿足。高雄內門為破布子主要產區,看似樸實的產物,也需要農民細心照顧,不易存放的特性,產量多或少也都考驗著農 民的智慧。破布子除了是家庭主婦提味幫手外,在中式餐廳也 普遍的使用在各式佳餚,消費者很容易就享用到健康又相當本土化的食材。
破布子,提味好幫手
生長在鄉野的食材植物,容易因為自然環境、栽種限制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而逐漸消失於生活當中,往往在偶爾想起時才發覺,是啊, 好久沒吃了! 但這期報導主題「破布子」卻不一樣,在夏天的餐桌上, 陪伴我們走了好久的歲月,至今仍然少不了它。
破布子 (Cordia dichotoma) 屬於紫草科破布子屬,別名 : 破子、樹 子、破果子、爛布子、白玉紙等,為多年生落葉小喬木,高度可達 8 米,多分枝。原產於中國南方廣東、福建、海南島等地,分布遍及台 灣、印度、錫蘭,東南亞國家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低海拔地區。台灣分布於低海拔 1000 公尺以下的平地、原野與坡地。一般春季開花, 梅雨季後,開始結出果實,夏初時,果實尚硬,呈青綠色圓形,一顆 顆垂掛著發亮,到了 7 月開始成熟,顏色從綠轉黃橙,試著輕捏,若為輕軟則意味可以採收了。
破布子在台灣早已有栽培,其生長強勢,適應於微鹼性的石灰岩、 山坡地等貧瘠土壤,肥沃而水分充足,反而開花及結果少。早期大部份都是零星栽培,分散在家家戶戶的前後院、田頭田尾、菜園空地、 山坡上等地方,是鄉下人家最常見的一種食材,因其具強悍的生命力, 無需特別管理就有食用價值,是台灣具歷史的樹木蔬果之一。
破布子品種,根據內門農民劉春財的在地傳統分法,分為「小粒種、大粒種」,「小粒種」為早期留傳下來,果粒小顆,保有口感軟 爛的古早味,雖然深受長輩偏好,但不易著果,產量低。「大粒種」 則是從外地傳過來,品感質地較硬,具野性健康不易染病的體質,產量高。不過這二種長期下來也因交互授粉,品種逐漸混合,有時也不 容易辨別了。破布子的製作方法是待果實成熟時連枝帶梗取下,隨即在水中浸泡、清洗、滴取,以免黏手。目前破布子的食用成品有二種,一為「固體塊狀」、二為「浸漬粒狀」,「固體塊狀」是將破布子 放在鍋中一、二個小時的熬熟,撈起瀝乾,加入食鹽趁熱攪拌放入 容器定型,若想要有蒜頭或花生口味者,此時亦可添加少許。
「浸漬粒狀」則是煮熟約 40~50 分鐘後,撈起瀝乾,再以蔭油浸漬分裝 於小容器,待冷卻直接冷藏即可。看起來不顯眼的破布子是稀飯佐 餐佳餚,也可入菜、蒸魚、煎蛋,是家庭主婦烹調提味的好幫手, 因此這個風味特佳的古早味仍然是常民生活常見的加工食品, 讓食材的味道層次更豐富。
回上層
Designed by 米洛
網頁設計
本站是採用全世界最先進的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
訂閱
退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