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設計,在地方 Kaohsiung Design
高雄社區農產伴手商品設計媒合計畫
以人為中心的地方設計 Human-centered design localism
「設計」不單只是振興地方的策略方法,它若能理解風、水、土、植物與人的關係,讓地方對接設計,讓設計回應議題,不僅豐富了地方生活的價值,尤其面對後疫時代,設計更能延續地方魅力的能量並成為向外界說話的載體。以人為中心之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有三大要素:(1)洞見(Insight):從他人的生活學習;(2)觀察(Observation):看人們不做的,聽人們不說的;(3)同理心(Empathy):設身處地、感同身受。藉由設計思考的過程,可以將觀察轉譯為洞見,並且透過同理心將洞見串連起來,藉由他者的經驗去理解世界,亦以他者的情緒去感受這個世界,再將這些洞見整合回應問題的核心,並且轉換成為改變問題的機會(吳莉君 2010:76-90)。地方設計之底蘊在於「人」,以人為中心的地方設計,不只是設計概念導入地方,過程中試著追尋地方上的一群人的日常生活經驗,並促進社區、世代、議題、族群的參與,以洞見、觀察與同理帶出對於地方的理解和回應,付諸地方參與設計的可能行動,最後共同轉換成為改變困境的機會。
地方設計,權力移轉
過去社區、地方組織承接各種公部門計畫,設計相關補助通常依附在一個子項目,各計畫有各面向的需求,計畫的主辦方、輔導團、導入的設計師對設計也有不同思考與施力,同時,社區對設計概念、設計之於地方的主體意識模糊不清之下,各種與設計相關的色系、視覺、標識、圖案、風格便從四面八方長了出來,形象識別不夠鮮明、缺乏整體風格與系列感,各類視覺混淆的設計案,不僅與地方記憶產生斷裂,社區無法透過設計對應需求,設計成果也無法讓外界對地方有更多的想像。權力內附知識,知識便產生權力,唯有透過地方智慧與設計知識權力相互流動,社區組織與協助地方的設計師共同掌握設計權力,而主辦方成為支持地方發聲的依靠,翻轉資源與知識權力結構,以人為中心的「共創設計」,讓包裝設計全然展現地方觀點,傳達社區產業文化底蘊及創意內涵,展現設計力及文化力。
不斷行走的共創設計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為提昇農村社區伴手商品之包裝設計,也期望能透過設計思考整合社區過去的商品包裝經驗,避免僅是再次成為眾多設計之一,因此於2021年4月以高雄市青年創業基金為動力基礎,開啟社區農特產伴手商品包裝設計,透過媒合團隊引介青年社區工作者、青年設計師進入農村理解地方,同時了解社區農特產品包裝設計及面臨市場等困境,設計師隨即協助社區進行形象視覺、包裝設計之優化。花費近11個月時間,實地走踏、設計與社區相互分享會、互動工作坊、拜訪生產者、共創設計實地討論等,三組設計師不斷地在城市與鄉村中移動,都是為了促進社區與設計師的相互理解,期望促進南部設計人才進入高雄農村社區組織跨域合作,以共創設計為方法,完成傳達地方底蘊系統化的新視覺、新包裝不僅能對接消費市場,最終期望能轉化為資源支持地方持續投入與解決地方困境。
社區+設計=地方共同體
六龜.寶來人文協會 X 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
現況-
寶來人文協會以檨仔腳自有品牌發展出三個子品牌系統,因此在過往經驗中對於品牌概念與建構已有一些認識,考量現有產品對外經營思考的下一階段,提出進一步建立能夠整合「六龜 x 檨仔腳」的聯合商品合作,規劃更適合送禮的多元化需求,也提高六龜在地夥伴 未來更多合作機會。
成果-
寶來人文協會雖然已有品牌基礎經驗與自有母品牌下的三個子品牌建立,但作為整合六龜x檨仔腳的品牌聯名商品合作,可能容易造成消費者在視覺第一印象的理解上產生混淆, 因此建議將以檨仔腳為核心的六龜聯盟禮盒發展專屬的品牌識別溝通。但六龜聯盟商品的大小尺寸皆不同、價格也各有落差,建議採用大、中禮盒組系統進行,從販售送禮的市場預算回推不同尺寸的禮盒商品組搭,滿足更多市場的需求,以及建立整體風格的系列禮盒。本計畫協助建立以檨仔腳為核心的六龜聯盟禮盒發展專屬的品牌識別、整體風格的系列禮盒組,亦有完善商品攝影與文宣型錄的介紹,進而有效擴大其他六龜區域的通路點,提升能見度與推廣力度。
梓官.梓平社區 X 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
現況-
梓平社區具有社區故事、漁村風光、文化體驗、藝術工藝等地方特色,其中漆器工藝的精緻度不亞於市場通路之商品,惟產品製作時間較長且數量少,且缺乏一個具有鮮明意象的品牌形象,需再做優化的調整。
成果-
梓平社區歷經社區變遷及數個公部門計畫,已產出社區logo、毛豆公仔等,但因產出時間、歷程不同,形象識別不明,缺乏整體能承載梓品社區形象logo,因此,在本次設計便以社區整體思考提出品牌概念策略及建議運用,並進行二款禮盒組設計,提供筷子、湯匙單品及禮盒包裝,具有組搭販售彈性,進而增加客單價提升機會。
甲仙.大田社區 X 天晴文化事業
現況-
甲仙地區物產眾多,大田社區商品項目也是相當豐富,且各自發展程度不同,更需要品牌整體規劃及定位。因此,標準識別系統的設計,包含logo設計、界定標準字及標準色等便是本次設計案首要解決的任務。
成果-
透過品牌識別與地方特色交織強化大田社區在地形象,將設計成果導入包裝中,有助於發展各式系列商品,例如不同農產加工品之貼標、FB BANNER、商品EDM等;此外,大田社區商品多元,卻缺乏禮盒包裝,所以特別設計一款梅、芋、竹通用禮盒(亦可視產季更換內裝商品),供民眾採購送禮使用,增加銷售推廣。另,規劃一份大田社區的社區簡介,讓更多人透過文字、照片認識大田,進而走訪大田。
六龜.新發社區 X 天晴文化事業
現況-
新發社區為台灣優質山茶產區,物產豐富、品項多樣,商品具有相對的競爭力,但大多使用公版包裝方式,整體缺乏品牌形象設計,建議從基礎logo設計開始,可延展至茶罐、茶包、禮盒設計等,進一步協助完成整體視覺形象。
成果-
針對六龜山茶包裝進行新發社區整體視覺形象規劃,設計內容加入茶文化知識推廣及山茶優點,提昇民眾對山茶的認識,進而購買。logo設計運用六龜畜養的水鹿、泡在溫泉裡作為剪影,鹿角的部分則是使用茶葉的意象做為代表,同時呈現新發社區擁有多樣好物的感覺。並以新發山茶及農產加工品設計一款年節禮盒,供民眾年節採購送禮使用,提昇品牌質感,增加銷售推廣;另有「新發旬物」之貼標讓各種農產加工品能統一視覺;還有二種尺寸手提袋,方便社區實務上運用;以及社區簡介摺頁,讓更多人「新發現」六龜新發的好山、好水、好風光。
旗山.糖廠社區 X CarlChang
現況-
糖廠社區賣所具有多項產品,尺寸與品項皆不同,且分別有各自的包裝與形象,無統一性。建議挖掘在地的特色,以設計轉換成以視覺圖形來發展購物提袋,使從賣所購買的商品都能有同一的外包裝形象,提升辨識度,強化社區品牌印象。
成果-
以糖廠社區現有識別與相應的在地特色圖像進行延伸,協助整體圖像設計以及標準色彩確認。與糖廠社區共創,合力開發香蕉手抄紙DIY材料包商品包裝以及廢木材文創筆包裝,並有糖廠社區地圖摺頁文宣及提袋設計,串聯體驗行程與社區產品,增加觀光產業區隔性及特殊性,藉以吸引參與體驗行程的人流與購買意願,為來訪旅客拓展視野,同時創造能見度及提高收益,並奠下社區與文創產業永續發展的基石,於未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旗山.圓富社區 X CarlChang
現況-
圓富社區雖有形象識別商標,但較無呈現地區個性,市場區隔性較低。此外,現有產品包裝缺乏整體性的規劃,尺寸與包材也不同,因此,本計畫在產品包裝上強化在地印象,輔助提升辨識度,透過發掘社區元素來建立關聯圖像與凝聚在地認同。
成果-
以圓富社區阿嬤們作為形象的原型,採清新溫暖的風格繪製正在進行不同活動的人物形象,例如正在沖泡咖、製作點心等人物形象,使民眾能帶入想像,透過對圖像的詮釋,產生好奇進而理解到背後要傳達的在地故事。針對圓富社區現有三樣產品:鳳梨酥、雪Q餅與濾掛咖啡加以思索,產品整合為禮盒的可能性,和社區來回討論後,採用大中小的組合式包裝,製作產品的獨立包裝,開發暨能獨立販售,同時也能組合成禮盒的包裝套組,以此可組合利用的方式,兼具環保達到減量包裝。另有圓富社區故事文宣摺頁及提袋,使訪客能除了享用在地產品,亦能透過文宣加深對社區的認識。
高雄社區農產伴手商品設計媒合計畫 紀錄片 https://youtu.be/684M_kcW0AQ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 文化局 青年局 農業局
-參與社區
梓官區梓平社區
旗山區糖廠社區
旗山區圓富社區
甲仙區大田社區
六龜區新發社區
六龜區寶來人文協會
-媒合團隊 透南風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廖于瑋、林竹方
-設計師團隊
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 林杰輝、王嘉盈
天晴文化事業 林怡璇 吳函潔 陳慧芸、陳棠逸
CARLCHANG 張云昕、劉威誠
-平面攝影 李翔
-影像紀錄團隊
看不見電影工作室
監製 孫介珩
導演 陸雨賢
製片 鍾佳霖
攝影 陸雨賢、伍永正、孫介珩
後製 陸雨賢
參考文獻:Tim Brown(吳莉君譯)。2010。《設計思考改造世界》,台北: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