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南風
    CLOSE
  • 關於透南風
  • 聚落迷走
    • 回上一頁
    • 風土故事
    • 文化採集
    • 人物景框
    • 恁的演唱會
  • 田野餐桌
    • 回上一頁
    • 海的味道
    • 山的味道
    • 田園之味
    • 小鎮尋味
  • 耕耘一方
    • 回上一頁
    • 旬味高雄
      • 回上一頁
      • 山海風味
      • 田野採集
      • 南方農友
      • 旬味餐桌
      • 田園藝遊
      • 境外通信
      • 好物物語
    • 青銀合創
      • 回上一頁
      • 老的好Old Is Good
      • 阿嬤小姐帶你去旅行
      • 阿公阿嬤出任務
      • 藝術家X職人
  • 閱讀透南風
    • 回上一頁
    • 透南風雜誌
    • 刊物出版
    • 一起旅遊
    • 有時策展
    • 透南風咖啡聚場
  • Copyright © 2017 MIRACLE

傳承百餘年的山村民俗─「六甲大丘三角頭請佛踅庄」

  • 首頁
  • 聚落迷走
  • 文化採集

傳承百餘年的山村民俗─「六甲大丘三角頭請佛踅庄」

農曆年節剛過完,一場鮮為人知,卻是臺南六甲當地的盛事,正熱鬧地穿梭在鄰近烏山頭水庫的山林之中…

「嘿!咁有需要鬥相共?」,這句「需要幫忙嗎?」此起彼落在繞境隊伍中,時而出現在鑼鼓陣,時而出現在扛轎班或執旗手之中。隨著【南方鄉野祭】繞境體驗的鑼鼓聲猶如在耳,庄人不分男女老少相互合作,自動補位,輪流扛轎、敲鑼、打鼓,自然流露之情,撼動人心。

在繞境之前,臺南市大丘三角頭文化協會總幹事李榮彬帶著我們踅了一圈,我們相約174縣道36K處,進入六甲大丘山區,隱身於山林之間的大小村落,依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務農生活,沿途飄著柳丁花香,聽的到雞鳴鳥叫,看的見猴子穿梭在樹林間。也許正因如此,自清朝流傳至今百餘年的「六甲大丘三角頭請佛踅庄」整個遶境型態幾近原始樣貌,沒有華麗的藝陣,沒有喧鬧的電子花車,三角頭九庄頭全體總動員,信守先民模式,以「踅三冬閬三冬」六年為一循環週期,前三年恭請「老二媽」及「六甲媽」遶境,後三年不遶境,恭請佛祖和媽祖來看戲。香陣翻山越嶺,無論山路多麼陡峭狹窄,只要有人居住,僅僅是一戶人家也得扛著神轎走進去。

整個「請佛踅庄」形式簡單,卻蘊含著豐厚的內涵及信仰語言,自農曆元月17日起,一連四天,迎神佛─繞境踅庄─恭送神佛回駕。這次我們參加的繞境體驗,是第三天農曆元月十九日,也就是繞境踅庄的最後一天,隨著香陣遶巡在匏仔寮各戶人家之間,家家戶戶擺設香案,虔敬迎神,其中有個特別的「換香」儀式,隨香隊伍除了將自己手上的香插進各戶主人的香爐裡,同時,也會從中再帶走一支主人香爐內的香,這個動作象徵著禮尚往來、香火綿延之意。中午的點心擔也是不容錯過的好戲,庄人端出各自的拿手菜在池王府前廣場集合,冬菜鴨、花生豬腳湯、鳳梨苦瓜雞、炒米粉、油飯、麵茶冰等等,有鹹有甜,大家圍繞在大大小小的鍋盆旁,待爐主喊出「掀鍋蓋」才可開動用餐,飯後,爐主會巡視每道餐點,將沒吃完的料理平均分配在各個鍋盆內,讓各戶人家「呷有剩」。

走出六甲,那份全庄合心的感動已紮紮實實烙印在心中,純樸的三角頭踅庄遶境,無論是孩童、婦女,甚至是七、八十歲阿公阿嬤挺著硬朗的身軀,用行動表達對神明的敬意,在大丘山村間繼續傳頌著,一庄遶過一庄,一山越過一山,一代傳過一代。


延伸閱讀

2016年獲公告登錄為台南市市定民俗;2017年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六甲大丘三角頭請佛踅庄》,作者:黃文博。

回上層

透南風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06)2238338
70041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35巷6號
FB

透南風工作室

FBIG

透南風咖啡聚場

E-mail

聯絡我們

Designed by 米洛網頁設計
本站是採用全世界最先進的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